天理、义理是一个整体。
然而,问题在于,一旦像孔子和孟子那样肯定了血亲情理的至上地位,那么,在血亲团体性与普遍社会性出现对立冲突的情况下,他们主张的这种超越性的推演在本质上也不可能真正实现。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既试图确立个体性、又试图实现社会性、最终却陷入血亲团体性,构成了儒家思潮自身难以消解的一个怪圈。
实际上,他主张的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就其文本关联而言,便是直接针对叶公主张的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所发的。尤其是在二者出现对立冲突的情况下,他们还坚持把社会性的理想置于个体性的价值之上,甚至明确主张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舍生以取义(《孟子·告子上》),要求人们应该不惜牺牲个体性的生命存在,以求实现社会性的仁义理想。这种看法显然是将父子有亲的血亲情理置于孟子自己也明确认可的责善准则之上,认为父子有亲的血亲情理可以高于性善、为善。在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父子之间不责善等命题中,以及在舜的那些坚持孝弟而已的做法中,这一点表现得十分清晰。然而,问题在于,由于孔子和孟子把血亲情理视为至高无上的唯一本原根据,结果就事与愿违地导致了人的整体性存在发展受到扭曲,以致最终陷入血亲团体性的片面性之中。
三孔子和孟子不仅赋予了血亲情理以本原根据的意义,而且还进一步赋予了它以至高无上的地位,试图将它置于人们的行为活动应该遵循的其他一切准则之上,使之成为其他一切准则都必须无条件服从的最高原则。3.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此则直演孔子《大易》元者善之长也意思。
在他看来,佛教唯识宗之三性理论已将此问题解释清楚。夫慧深者,穷理必推其本。[71] 萧萐父主编:《熊十力全集》(第二卷),第261页。对此,熊十力借用大乘佛教理论批驳说,若主张事物由极微构成,必须回答极微有没有处所、大小的问题。
他说:一切物才生即灭。不可说乾以外,有超然独存于外界之元。
他说:所以权说心为本体者,以于心识主宰故。此其所以矛盾内蕴,而变化畅通。……元在人而名为仁,即是本心。但此与佛家意思天壤悬隔。
其二,实体是万物内在根源。若无感觉的区分,便无坚、白的生起,也便不会有瓶相了。[26] 萧萐父主编:《熊十力全集》(第二卷),第19页。[13]质言之,熊十力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诈现的假象。
[25]就佛教本身来看,小乘佛教赞同极微计,而大乘佛教则持反对态度。[65]可见,万物皆由乾元而资始,皆由坤元而资生,故乾元坤元为宇宙万物之根源。
一刹那顷,大地平沉,即此刹那,山河尽异,这并不是稀奇事。[20]因此,从境一方面说,持境执者执著于万象乃一种理障。
所谓极微计,指认为事物由极其微小的颗粒构成。[19] 萧萐父主编:《熊十力全集》(第二卷),第13页。[18]在此意义下,熊十力说:取境之识,是执心故,即妄非真,云何而可不空?若以妄识认为真心,计此不空,是认贼作子,过莫大焉。夫惟乾以外,无有独存的元,故于乾而知其即是元。若离开识别,这种境根本是无有的。[21] 萧萐父主编:《熊十力全集》(第三卷),第236页。
它不是具体事物,故没有形状和广延,不受空间的限制。其三,本体是超空间的,但无所不在。
* 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牟门弟子研究》(HB09BZX001)阶段性成果,并获得河北省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资助。不过,我们如果依据玄学上的观点来说,这里所谓极微,或元子、电子等,是实有的呢,抑非实有的呢?那就立刻成了问题。
孔子作《周易》,肯定有实体。[67] 萧萐父主编:《熊十力全集》(第三卷),第398页。
以万物之一元,归藏于万物自身。在他看来,虚寂而生化乃本体之根本属性,而本心既虚寂又生化,故本心即是本体。不虚则碍,奚其生,奚其不测。[32]那么,什么是熊十力所认为的宇宙本体呢?在他看来,本体的属性大致有五个方面:其一,本体是清静的本然全体,是备万理、含万德、肇万化的宇宙本原。
即,宇宙万物之所以存在,乃源于宇宙本体。为了避免对本心的误解,从而由本心滑落为妄执之心。
而在熊十力看来,这种认识实际上是偏执的、错误的俗见,它只是因为人要生活而对生活资料有所资取而已。[55] 萧萐父主编:《熊十力全集》(第七卷),第571页。
因此,他特别强调唯字乃特殊义,识是心之异名。因此,虚寂不能脱离生化,因为于生化才可觅得虚寂,此为即用显体。
[64]同样,于坤元言‘万物资生者:‘坤化成物。换句话说,所谓一切物,实际上只是毕竟空、无所有的。本来的心是绝对的、真实的,……至于妄执的心,就是取境的识。故本体论恒为千古哲人之所钻石不舍。
[62] 萧萐父主编:《熊十力全集》(第七卷),第20页。因此,何谓现实世界?即吾人在实际生活中一切执著的心相而已[⑦]。
即,之所以认为存在各种具体事物,是由于人们具有分别之心。所谓三性,是指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
依他起上彼所妄执我、法俱空,此空所显识等真性名圆成实。正因为如此,由这些缘相互借待而现起相貌的妄执的心就是没有自体的。